铜矿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属于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国大型现代化铜矿的数量不断增长,全国铜矿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然而,即使矿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也需要足够的开采量来支撑铜矿产量,因此采矿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需求。
预算模型以销售为起点,以生产为重点,以成本为核心,合理设计各项业务数据之间的关系,从销售、生产、成本、采购、安全管理、矿山求援、费用等业务预算,到资产购置、井矿工程等资本性预算进行全覆盖,再利用主表关联功能自动生成资金预算与财务预算。
采矿企业的产量预算应根据销售预算、期初、期末库存量进行合理编报,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开拓进度、掘进进度等因素的影响,确保生产预算的准确性。在执行过程中应对生产预算进行实时的跟踪和监控,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预警和整改措施。
人工成本是采矿企业预算的重点,应从人员编制预算、薪酬预算两个方面进行编制和控制。薪酬预算应分为固定人工费和变动人工费,变动部分应与业务量挂钩,如产量、掘进量等。
材料成本是采矿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对材料需求情况分别编制不同的材料消耗预算。编制时可参考材料消耗定额或标准进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参考定额或标准进行差异分析,并进行严格考核。
矿山企业安全方面支出涉及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预算时应分别编制。对于涉及安全方面的基建、技改项目还应按项目预算的要求编制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应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分析,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
由于采矿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因此应根据经济周期变化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及时调整有关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